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课题分享】桑乾河谷永定河文化与长城文化潮间带的文化源脉解析

【课题分享】桑乾河谷永定河文化与长城文化潮间带的文化源脉解析

发布时间:2021-12-16
作者:国家文物局

图片

编者语

图片


新增【课题分享】栏目啦。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栏目,将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北京三大文化带、北京老城保护等方面开展的研究课题过程与成果与朋友们分享。让我们共同打开锁在抽屉里的课题研究报告,提出新的问题,启发积极的思考,展示进行中的实验,共同探索具有中国话语权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方法。



*本文为:北京市延庆区委宣传部委托北京建筑大学研究课题《北京长城文化带民俗文化文献综述研究》(2021年)(报告段落节选)


01
引子



说到一条河流的历史文化,一定要与河流的流域特征联系起来。北京有大运河、长城和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在北京唯一有三条文化带分布的是昌平。研究者不难发现,三条文化带都与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长城文化带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交集的范围更为广阔。一方面可以说长城是伴随永定河流域的重要历史文化要素,是永定河流域的重要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永定河是长城文化带中的重要自然特征要素,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倚靠。说到这儿,好像没有山的什么事了,诸如南面的管涔山、恒山、西山(太行山)、军都山、燕山,北面的洪涛山、大马群山等。错啦,山脉当然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没有山哪有水呢?正是因为京畿长城大多位于山脉之上,它们已经与长城融为一体了。所以,长城的文化特征中有着雄厚的自然因素,而永定河的自然特征中也有着浓厚的文化因素
长城文化带很长,永定河文化带则相对很短,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则更短,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西山永定河文化,对文化带的视野必须超出行政区划的限定,以永定河流域为对象,其中与长城相关联的范围即桑乾河谷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区段。
永定河流域总长747千米,其中近450千米蜿蜒在南北两道长城的怀中,穿行在长城脚下,留下了地名怀仁、怀安、怀来。一条大河居然被两条长城相拥而行,这是多么奇特的景观。这一雄伟的景观就是号称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桑乾河谷,又称桑干河谷。这里是长城文化带与永定河文化带相依且高度契合的一段,既是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到华北平原渤海区域的一条东西向的便捷通道,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区域的交错衔接带——如同陆地与大海之间的海水潮间带。文化如果是大海,长城就是农耕与游牧两大文化之间的文化潮间带,因此可设想将此段命名为“桑乾河谷长城文化潮间带”。我们就以这个独特的区域为对象以㶟水桑乾意谓沧海桑田之变、切合潮涨潮落之形态,深入地探讨一下永定河文化和长城文化潮间带的意义与价值。


微信图片_20211216181912.jpg

图1  桑乾河谷长城文化潮间带示意图(网络下载图片后标注)

——潮间带知识:潮间带是介于海水的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连续带状区域,通常称为海岸滩涂。潮间带的宽度即滩涂进深随潮差的大小、区域及坡度而异,比较宽的滩涂可以缓冲海浪直接冲击陆地的力量,如果潮间带太窄太小,海浪将对陆地造成大破坏。潮间带处在了一个直接饱受陆地和海洋自然与人为影响的敏感位置,特点是微环境总在变化之中,既有海侵也有陆侵,既是恶劣的也是气象万千的,营养物质和动植物最为丰富最为多样,其往往混合一体又自我形成独特的第三种生态环境。



02
地理特征与文化溯源






桑乾河谷地理特征

· 自然地理特征——东西纵穿河谷的水流冲动
首先,长城如同一线海岸,长城两侧尤其向北的塞外区域如同宽窄、陡缓不一的海滩。其次,长城不是一条,仅在北京北部燕山(军都山)区域就出现过各个朝代修建的七八道长城。最具有军事地理特征和文化历史意义的潮间带就是由内、外长城所包围的自延庆(妫州、隆庆、儒州)、怀来、涿鹿起,向西包括宣化、张家口、阳原、大同、朔州等30余个县市区,直至黄河岸边的偏关(偏头关)这一大片地区,以自西向东的桑乾河为中心,串接起大同、张家口、涿鹿、怀来、延庆等一系列大小盆地。在长城出现之前,可以名之为“桑乾河谷潮间带”,这里既是永定河上游即桑乾河与长城文化带,同时也是长城文化潮间带最为典型、最为波澜壮阔的区域。
这个区间内,东西向贯通穿流而过的最大河流即是永定河上游的桑乾(干)河,《水经注》称“㶟水”。其上游有恢河、源子河两条河流,还有御河、洋河、壶流河、妫河等支流。同一区间内最为连续和典型的人文要素无疑就是内外长城了。其中妫河是桑乾河在延庆地区最大的支流,也是北京自东向西流的河流。


· 历史地理特征——南北横穿河谷的文化冲动


桑乾河谷的人文历史与一般河谷,如黄河、长江等河流文化沿着河水上下游区域发展演变有所不同。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带,桑乾河谷的人文历史更多的是受到南北向跨河谷的农耕与游牧文明相互碰撞动力所驱动,由此,以潮间带作为比喻或许更为贴近和形象。
首先,桑乾河处于山脉峡谷与山间盆地交错地区,河床坡降大,河水流量和水位季节性差异大、泥沙多,河床径流漂移不稳定,被定性为善徙、善淤、善决,历史上桑乾河即永定河基本不能通航。卢沟桥以下可能有过通航,但时间很短促。除了沿河村落之间的局部水运交流外,跨区域的经济与文化活动基本上不能沿河利用河流运动之利,只有横渡河流并向两岸纵深区域发展,由此形成这个地区跨区域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主要运动方向。古往今来沿河渡口无数可以为证,曾几何时,遍布上下游大小渡口的村民人力背渡竟成为一种职业。桑乾河谷如此,延庆盆地如此,门头沟山峡亦如此,卢沟桥河段更是如此,如北京冲积扇小平原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就是从跨越卢沟古渡开始的。当然也有一些局部的沿河运动,甚至在河水干涸时期顺河上下的交流也是很多的,但都是跨越河流活动中的局部过渡而已。
桑乾河流域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成为南方农耕和北方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相互跨接交错的区域,这里还是北方动植物演化发展的独特气候带,每年冬去春来,南雁北飞时,桑乾河自然保护区就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遭逢乱世即陷入民族纷争之中,幸遇一统则可享受难得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之快活。


因此,这片土地是我国历史上,自炎黄以来就是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所在。桑乾河即永定河是东方人类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三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平城(大同)和天津相互连结的纽带,是多民族融合的大舞台、丝绸之路的华北枢纽、军事文化的集结区、文化文物景观的聚宝盆——甚至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大大的用长城编结出来的中国结,其历史文化与政治经济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就是在这个大大的中国结上发生的南北向为主的“文化潮水”运动

微信图片_20211216181917.jpg


桑乾河谷文化溯源


· 桑乾河谷文化潮间带是中华文明诞生地之一


阳原县泥河湾古人类遗址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是目前世界上石器文化序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圣地和“远古人类的东方故乡”。桑乾河的雏形也就是永定河的起源就形成于旧石器中后期。桑乾河流域及其辐射区域,聚集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群,包括周口店北京人、山顶洞人,斋堂东湖林人以及王府井古人类,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最早是从桑乾河河谷走出来的。


微信图片_20211216181920.jpg

图3  桑乾河谷长城文化潮间带南北向为主的“潮间运动”示意图(网络下载图片后标注)

· 桑乾河谷文化潮间带是多文化交融的三岔口

距今五千年前,桑乾河河谷地区作为中原仰韶文化、东北红山文化、东南龙山文化、西部河套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古文化相互碰撞、接触、传播、交融的三岔口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传说。中华民族的人文三祖黄帝、炎帝、蚩尤共同生息战斗在涿鹿大地,最终炎黄会盟“合符釜山”这是中华文明的奠基大典,确立了中华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核心价值,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富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追求天下一统的文化基因。桑乾河谷,特别是妫河与桑乾河交汇处即今延庆、怀来、涿鹿、宣化地区是游牧、农耕和渔猎文化长期角力交融的区域,是中华文明中的北方亦农、亦牧、亦军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地区。

· 桑乾河谷长城文化潮间带的五千年潮涨潮落

正如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说的是海潮,以此比喻长城文化的潮汐起落很是般配。潮水有涨潮,最大的涨潮就是海侵;潮水有退潮,最大的退潮就是海退。发生在桑乾河谷和万里长城内外的战争与冲突,实际上就是聚合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资源和力量所形成的潮涨潮落、海侵海退。

5000年前,炎黄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3000年前,西周的燕并吞蓟国(一说)北京起源;2800年前,西周末年犬戎部族火烧镐京;2600年前,齐桓公北征山戎,此后引发了燕长城的修建。北京著名的居庸关,“居庸”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古籍,2000年前,秦汉北击匈奴,广修长城,桑乾河谷和燕山一线是重中之重。东汉时代,汉家天下已经北及蒙古高原,匈奴称臣,乌桓归附,桑乾河谷地区为民族杂居之地,久已和平;三国至南北朝,则是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浪潮翻滚时代。。。。。。近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桑乾河谷长城文化潮间带也是战斗不止,成为展现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精神的战场。著名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讲述了土地革命的故事。当今,过渡开发的狂潮向绿水青山让步,开启了桑乾河谷长城文化带的历史文化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11216181924.jpg

·  桑乾河谷长城文化潮间带的文化带保护与发展

北京长城文化带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交集于与永定河桑乾河谷文化潮间带,广义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应该包含桑乾河谷区域,狭义上则指北京门头沟区、延庆区、昌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大兴区。遗憾的是很多文章谈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时遗漏了延庆区;同样,在说到长城文化带时居然遗漏了门头沟区。北京的三大文化带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又交错复杂关系。文化现象是漫散的,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桑乾河谷的历史文化非常独特,但也不能完全包含和代表北京永定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的特征。概括起来,北京永定河文化带还有自身的几个特点:

1)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孕育和抚养长大了北京城以及众多的古城、古村落、古道、古建筑、古桥渡、古遗迹,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的北京古都文化、皇家文化、城市风水和中轴线文化、胡同与四合院等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的诗文艺术和民间戏曲舞蹈等,并使北京文化带有深厚和鲜明的永定河大河特征——渊源深厚、桀骜不驯,集结四方、动员万物,慷慨悲歌、目空一切,恢弘大气、包覆天下。

2)形成永定河水文化——砥砺奋进,在反复冲决中永不停歇地求雨治水、引水用水、惜水节水,造就了北京的大海般胸怀的水文化和通达天下的漕运水利文化。

3)开辟永定河交通文化——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各种文化在此高度汇集,西溯历史有古道、东向海外有航运、北连朔漠有沙舟、南通江汉有漕运,官道密集,高速交汇,形成华北门户直至东北亚的交通枢纽。

4)造就永定河环境资源利用文化——源自西山永定河丰富的物产资源,不仅有水文化,还形成了煤文化、琉璃烧造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四季分明的节气时令和娱乐玩物等民俗文化等,因天才就地利、穷尽物用、打造精品、讲究品位的工匠精神与雅俗共赏的地道玩家情趣。

(未完待续)

 

主要参考文献:
1  胡九龙 北京三大文化带影响力比较分析《前线》杂志 2018年第10期 
2 马保春,延展而辐射的纽带层累且升华的意义——“长城文化带”内涵探析,光明日报,2019年03月11日
3 王岗 《北京历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集》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年9月  
4 孙冬虎 长城文化带的历史特征和当代意义 京郊日报 2018年12月7日 
5  程金龙 延庆县文化委员会编 《妫川记忆》 延庆县文化委员会 新华出版社  2012年5月 
6 石建山 《北京门头沟一片神奇的土地》 团结出版社 2020年10月 
7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编委会编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一、二、三、四)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年7月 
8 詹子庆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古代长城 《中国古代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21页 
9 张鑫 山西沿长城带边关古村镇民族民俗融合研究——以大同新平堡、得胜堡和落阵营村为中心(山西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6月。
10 汤羽扬等 区域协同发展框架下的“北京长城文化带”建构初探,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图4  2021年初冬的延庆盆地景观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