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直击|箭扣长城冬季暂停修缮,明年施工得啃下这块“硬骨头”

直击|箭扣长城冬季暂停修缮,明年施工得啃下这块“硬骨头”

发布时间:2024-12-25
作者:国家文物局

微信图片_20211118175026.png

长城保护风雨无阻。11月10日,跨年度施工的箭扣长城修缮四期项目进入冬季停工阶段,怀柔区文物所组织工程相关各方踏雪爬上长城,检查今年的施工情况,并做出总结,以利于明年工程继续向前推进。

上周末,北京迎来初雪。到了10日,地处深山区的箭扣长城山下,背阴面还有厚厚的积雪,上山的路变得格外湿滑。上午9:30,怀柔区文物所、北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各方共17人,从山下的西栅子村出发,一路钻树林爬陡坡,前往施工现场。脚下都是野路,陡峭处,石阶上的积雪表面融化后结了冰,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大家一手拄着登山杖,一手拽住两侧的树干,小心翼翼往上挪。约50分钟后终于气喘吁吁地来到城墙上。

微信图片_20211118175134.png

箭扣长城修缮项目四期起自怀柔长城154号敌台即北京结以下的边墙,终点到162号敌台,修缮长度1678米,共有敌台敌楼8座。本段长城为砖石结构,双侧垛口墙带箭孔,整体保存相对完好,但全段城墙上树木丛生,部分墙体坍塌,地面砖酥散破碎,敌楼都存在不同程度坍塌。项目计划2022年10月底完工,今年先对全段用考古方法进行了清理,启动了157号至161号敌台的修缮。

微信图片_20211118175213.png

当天,一行人从156号敌台登上城墙,先查看了南侧清理后的情况。这一段有一个施工难点、也是箭扣四期项目的亮点——北京结下一段坍塌成豁口的墙体的修缮。

微信图片_20211118175313.png

清理前,这段城墙坍塌十分严重,最窄处人只能扶着只剩单坯的外侧垛口墙勉强通过,马道和内侧的城墙已经完全坍塌,砖石沿着陡峭的大斜坡滚向山谷。通过清理,露出了内侧城墙的根基。想要防止两侧墙心继续坍塌,要恢复部分内侧墙基,还要做好断面的封护。但内侧墙基恢复多少、墙心断面如何封护才能既坚固又不影响风貌?

豁口处地处山阴面,还是风口。人站在豁口边上寒风直灌,一会儿脸就冻僵了,但为了结合现场把问题说清楚,设计师、施工经理、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工作人员还是站在风口上看着豁口,反复讨论。

“条石往上恢复到这个高度,”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刘秉涛指着豁口处的一块石头说,“封护面斜着往上走。”他用两只手比划给旁边的施工经理赵小杰看。赵小杰点头。

“这沟太深,下面的条石已经找不回来了。就地取材,这儿山体太陡不敢动,想恢复墙基只能从山下运石头上来。”赵小杰有些无奈。人徒手从山下爬到这儿都很难,运大条石上来有多难可想而知。明年,运料上山将是“硬骨头”。赵小杰从现在开始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从豁口处折回,一行人又穿过156号敌台检查北段的情况。从157号敌台往下走是一段很陡的台阶,此前台阶面砖损毁严重,中间还被雨水冲出了沟。施工将沟填平,在一侧按照原来的皱砖砌法恢复了部分台阶,因为用了部分新砖,看起来有一点点生硬。市文物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刘秉涛和设计师赵鹏下去又上来、上来又下去,蹲下去站起来,左看右看,琢磨解决之道。赵小杰则在一旁记录,明年再开工后将根据他们的意见做调整。

微信图片_20211118175601.png

下午1点了,检查工作终于完成。此时,山上晴空万里,远眺,北京结上方有一片调皮的云,好像一只大鲶鱼,一会儿用“嘴”碰碰太阳,一会儿张开大嘴要吞了太阳,一会儿真的挡住了太阳。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有趣画面。“做长城保护工作虽然辛苦,但每次来,长城都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鼓励我们坚持下去,所以,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怀柔区文物所所长张彤说。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