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长城研究】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监测机制
【长城研究】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监测机制
北京密云古北口(铁门关)
截至2019年,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荣耀的后面是责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仅是作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持续的遗产监测和定期报告是缔约国需承担的国际义务,也是缔约国管理水平和国际形象综合体现。
缔约国自主监测
反应性监测
定期报告
缔约国自主监测 反应性监测 反应性监测是指“由世界遗产委员会秘书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它部门和咨询机构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报告某一处面临威胁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的机制。”换句话说,反应性监测的保护状况报告不是缔约国主动提交的,而是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也就是通常说的被举报了。《操作指南》第四章规定了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监测内容和程序。反应性监测对于世界遗产和濒危世界遗产均适用。此外,对即将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的遗产地也要进行反应性监测。世界遗产中心在接到“举报信”后,将会向缔约国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并将“举报信”和缔约国的答复一同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审议的结果有以下5种可能: 我国为世界遗产大国,且所有世界遗产地均为参观人数众多的旅游点,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在这些游客中有许多是遗产保护和管理的专业人士,对我国的世界遗产是如何保护和管理的感兴趣。这就为我国的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密云古北口长城 定期报告 总而言之,缔约国自主监测、反应性监测和定期报告构成了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的监测体系。这一体系起到了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作用,在世界遗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世界遗产监测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我们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中英文版和《操作指南》英文版可以从世界遗产中心网站免费下载,网站地址为:whc.unesco.org;《操作指南》中文版可以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网站免费下载,网站地址为:www.icomoschian.org.cn。
缔约国自主监测是指缔约国在世界遗产申报之前,就建立了完善的监测制度,有具体的监测指标、监测周期,有遗产监测的行政安排,如人员、机构和经费的安排。这些内容是世界遗产申报文本中第六章的主要内容,也是世界遗产申报审核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操作指南》第三章的B节和附件五(申遗文本格式)对缔约国自主监测有明确要求。缔约国拥有良好的自主监测机制,是缔约国遗产价值保护能力的具体体现,是世界遗产申报审核中的加分项。这也是为什么缔约国自主监测的机制一定要在申报世界遗产之前就要建立并且实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