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圆桌讨论】长城课堂 I 读课文中的明长城有感(上)
【圆桌讨论】长城课堂 I 读课文中的明长城有感(上)
关小小上课了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中小学课本中都有内容
覆盖了语文、历史和地理课程
这些写入课本的长城知识
会伴随孩子们的一生
今天我们邀请到李大伟博士
用他最专业的长城知识来解读课本
李大伟: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博士 副研究馆员
本人对上学时课本的内容已渐渐模糊,近日忽收到在某中学任教的好友发来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节中明长城的内容,问我为什么明长城分为长城和辽东边墙。于是我认真地读了这篇课文,原文如下:“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在课文后面还附有一幅《明长城示意图》。看完之后,感觉课文内容有些费解,疑窦丛生。于是我依据历史文献及国家长城资源调查成果,对课文中关于明长城的介绍略述己见,希望能对此做些解读。
课本中的明长城示意图
一、明长城的防御对象并不单一。
明代长城防御对象主要在北方,但又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北御蒙古,东御女真部落,西御羌番各部,并不仅仅是针对北方蒙古贵族。笔者通过对《明实录》所载蒙古、女真和西番诸部袭掠长城沿线而发生的战斗进行梳理,通过统计发现:明朝从洪武~天启年间的259年间,长城沿线共计发生1498次冲突和掠边事件,其中与蒙古诸部有关的1389次,与女真诸部有关的51次,与西部羌番诸部有关的58次。
二、明长城的建造过程复杂。
明朝从洪武初年就开始经营北部边疆防务,为加强北边防御,沿边设置了九大军镇,《明史•兵志》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镇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明长城全部分布在九边,自洪武年间直至明朝灭亡,对北部长城的修筑和维护始终未曾停止,修建长城作为军事防御的重要手段,无论在规模还是次数上均达到了历史顶峰。
根据明朝政府战略政策变化和北部边境安全形势的不同,明长城修筑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明初期(洪武—正统年间)--长城防御体系初创期、明中叶(景泰—隆庆年间)--长城防御体系大规模兴筑期、明后期(万历—崇祯年间)--长城防御体系完善期。这三个阶段长城修筑的方式、规模都不尽相同。
仅根据笔者对《明实录》的统计,记载长城建造的次数达到335次,不知道课文所说的18次修筑长城从何而来。2020年使用的部编教材,应该依然在使用着1980年版《辞海》中关于明长城前后十八次修筑的记载。
三、明长城是由多要素构成的防御体系
长城是一个防御体系,是由墙体、营堡、烽燧、附属设施等构成的完整防御体系。长城墙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由墙体、依墙体而建造的敌台、马面、女墙、障墙、箭窗、射孔等协助防守的设施;驻军的铺舍、登城的暗门、梯道、马道;长城分布于河道时建筑的水门;建在墙体前面的挡马墙、品字窖等组成。
明长城墙体(北京延庆)
长城的墙体防御体系属于第一道防御线,但墙上无法驻扎大量的军队,于是,在长城墙体的后方,都建有大量营堡,多分布在长城墙体内侧距离不等的范围之内,用于驻军,指挥和支援长城作战。关和堡既具有军事防御作用,又兼具屯兵驻守功能,属于长城防御体系中的戍屯体系。
长城营堡(河北赤城县长申地堡)
烽传系统是指长城沿线为传递军事信息而建造的报警设施,这是一种古老的信息传递手段。在长城防御体系建设中,烽燧被作为一种重要设施大量建造,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独立于墙体而建,分布在沿墙体、通向长城的重要道路或河流,控制碍口的制高点等。
宁夏明长城连燧
四、辽东边墙是明长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文中明确说到了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可附图所示,从嘉峪关到山海关的长城以下图为例,标为长城。而从山海关至鸭绿江边部分则另以为图例标为辽东边墙。
看到此图,令笔者十分费解,同样是我国明长城,何以在教材中出现两种不同的名称和图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辽东边墙是明长城的组成部分,“边墙”是明朝时期对我们今天所说“长城的”不同称谓而已。一幅图中,古今称谓混称,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
其次,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能与我国历史上对长城称呼不同有关。长城的修建史至少可以上溯2400余年。现存最早的长城遗迹,也修建于春秋战国时代,此后,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辽、金、明等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建造长城的行为。
长城从出现之初,不同时代称呼存在差异,秦为长城,汉称塞垣,金称界壕,明呼边墙。从长城的名称而言,根据历史与考古研究材料,“长城”一词最早的记录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20世纪20-30年代,洛阳金村出土一组战国编钟,其中一件的铭文记载了一位名为“骉羌”的韩国将军在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帅军攻入齐国长城的事迹[1]。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长城的最早记录。先秦文献中均称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大将蒙恬“北筑长城”,将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在北部边境修建的用于抵抗匈奴的长城连接起来,东起辽东海滨,西至临洮,总长度超过了一万华里,形成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万里长城”。汉代的北部边防设置则弃用长城的称谓,改称塞、塞垣,但实际只是长城的另一个称谓而已。所谓“秦筑长城,汉起塞垣”[2],正是此意。金代在北部边境修筑的军事防御设施,文献称之为称界壕、壕堑、壕垒。到了明朝,长城则一律称边墙,所谓辽东边墙就是明朝延续下来的称呼,殊不知在明朝,其他边镇的长城也都称为边墙。至于个中原因,并无明确文献记载,只是有部分学者推测,明朝为了消除秦始皇修长城而留下来的不良影响,忌讳长城之名,而改称边墙。
再次,也可能是明清鼎革以后的政治因素。清朝龙兴于辽东,对于明朝在辽东建边墙,与清朝先祖的纠葛历史十分忌讳。清早期这种情况尚不明显,顾祖禹成书于康熙年间的《读史方舆纪要》的舆地总图和九边总图都将辽东边墙和其余八镇边墙并列描述。到了中后期,在清代的官方文献中,辽东边墙被刻意抹去了。乾隆《盛京通志》以“故垒”隐喻明代边墙,《柳边纪略》将明长城的终点定在了山海关。这种误导影响十分广泛。
《读史方舆纪要.舆地总图》局部
《读史方舆纪要.九边总图——辽东第一》
清末民初杨守敬撰《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在明代舆图上,明长城东端仅至山海关,辽东地区则以柳条边替代,以艹艹作为标记,而其他八镇边墙则以垛口样式表示。民国时期王国良所著《中国长城沿革考》也是将明辽东边墙与清柳条边混淆。1931年出版的臧励和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称“今日之长城,西起甘肃安西县布隆吉尔城,东抵直隶临榆之山海关。”1980年版的《辞海》写道“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称为边墙”。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是以杨图为基础,故在清时期分册,也并无明代的辽东边墙,而绘制的是清朝所建柳条边。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全图》(局部)
时至今日,我国考古和研究人员已经做出全国长城和明长城的分布和历史比较翔实可靠的数据,目前使用的这版部编教材中,依然将明长城分为长城和辽东边墙,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
未完待续
[1]高本汉,刘叔扬:《骉羌钟之年代》,《考古》,1936年6月15日。
[2]《后汉书.乌桓传》
好啦!
长城知识课堂指导:李大伟
责任编辑:李献
审阅:侯珂、马尧、尉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