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课题分享】探寻“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实施路径”
【课题分享】探寻“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实施路径”
这些天,多家媒体报道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方案,包括“一线、五区、多点”的空间架构、四大功能区的布局、10项标志性项目的主要内容。然而,这些内容如何落地?作为一项全新的国家文化战略工程,无论在概念界定、理论方法、制度体系、项目布局等诸多方面,还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可复制的模板,需要前瞻的研究、创新的思考,以及实践的验证。
在北京社科基金项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实施路径研究”的前期阶段,课题组提出了四个层面的问题,以及针对这四个板块的研究框架。
长城是超大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从广阔的空间尺度上看长城,有着突出的线状遗存特点。有人问:在长城满足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第一条标准中,提到“明长城是绝对的杰作,不仅因为它体现的军事战略思想,也是完美建筑。作为从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一人工建造物,长城分布于辽阔的大陆上,是建筑融入景观的完美范例”,在月球上真的能看到长城吗?实话说,真看不到,这是一种象征,一种比喻。历经2000余年不断营造的长城区域,呈现的地貌与景观、生活与文化场景是丰富而多样的,承载了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的文化景观价值,对于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引自《长城保护总体规划》)。
关注的问题:文化景观理论是否可以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基本视角?北京长城地区文化景观有哪些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最好的呈现北京长城文化景观特质?如何建设能够真实完整的延续北京长城文化景观的价值?
研究的重点:
①文化景观理论及北京长城区域文化景观的演进逻辑研究。
②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北京长城地区文化景观的发展延续研究。
③价值阐释理论及其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运用研究。
图1 内蒙古乌拉苏太段金界壕长城(与草原地貌完美结合的长城景观)(课题组拍摄)
2019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完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是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高质量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基本保障。
关注的问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运维管理制度体系涉及哪些内容?现有法规政策以及相关行业管理文件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运维有什么要求?是否存在缺环?现有管理体制下如何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协同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运维管理?
研究的重点:
①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管理法规政策体系研究。
②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③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管理机制研究。
在《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四类主体功能区和五大基础工程的要求。五大基础工程包括: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数字再现工程。这些基础工程需要结合北京市和各区近期及愿景发展目标、综合考量地区长城资源和其他各类资源的禀赋和条件,高位谋划、精心布局,转化为可落地实施的项目,通过率先试点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模式经验,保证整体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建设保护。
关注的问题:确定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带动性项目的原则是什么?标志公园高质量建成的项目体系是什么?是否可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模式”经验?
研究的重点:
①符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远景目标的项目原则及推进程序研究。
②探索型、标志型、基础型项目布局与转化研究。
③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北京模式”的经验。
图3 甘肃敦煌汉代长城及当谷燧(与黄土高原地貌完美结合的长城景观)(董旭明拍摄)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惠及全社会的文化事业,即要有政府的宏观整体统筹谋划,也要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多方参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运营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关注的问题:不同参与主体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中的参与差异是什么?如何考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及行动措施的适宜性?不同群体参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模式是如何的?
研究的重点:
①社会力量参与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功能、定位、诉求研究。
②社会力量参与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相互关系及互动模式研究。
③社会力量参与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方法与机制研究。
图3 北京怀柔渤海所城(长城脚下城堡型错落景观)(课题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