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圆桌讨论】居庸为燕国北墙论

【圆桌讨论】居庸为燕国北墙论

发布时间:2021-12-20
作者:国家文物局

编者语

王锐英老师是学道桥专业的工科生,却偏偏喜欢文史,做过北京建筑大学的教授和图书馆馆长,特别对北京古桥有研究。利用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也收集了不少北京的文史资料。看看他对“居庸关”的解释吧。




天下雄关,八达岭长城闻名中外,亦为古居庸关所在,其南侧温榆河为京杭大运河的源头。所以八达岭古居庸关同时为北京三大文化带的枢纽:大运河文化带之最北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之最北端、长城文化带之第一雄关,其历史地位崇高无比。可是,对于居庸之名的含义和来源各说纷纭,值得探究。


01


居庸之名早于秦始皇修长城

《汉书·地理志》载:“上谷郡居庸有关。”此居庸关本在八达岭。八达岭长城关城建在关沟北口,燕之上谷塞,秦之居庸塞,汉置居庸关于此,是历代长城上的重要关口,自古为中原通向塞外孔道,太行八陉之最北一陉,名为居庸陉或军都陉。

居庸关,有许多说法强调是因修筑长城而置,而且还归于秦始皇“徙庸徒戍此”。如元翰林学士王恽:“居徙庸徒于此,其城在今居庸关”。而且释解“居”是流犯流放的所在地,“庸”当城讲,居庸即流犯城。甚至还说居庸是今延庆县城。就本源考察,此说差矣。

明摆着,相当多的文献都说过“居庸”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古籍,《吕氏春秋·有始览》:“地有九州,山有九塞”,何为九塞?“曰:大汾、冥阨、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此书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也就在秦始皇修长城之前。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却置之不理,偏要将“居庸”一名还源于秦始皇“徙庸徒戍此”修长城呢?



02

居庸之功释疑

今有学者考证为据[1],强调居庸本义源自“民功曰庸”,谓“法施于民,若后稷”治民有功,民为庸,故所居功绩等级为庸功。在《国语•晋语七》《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中,韩穆子说:“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韦昭注:“国功曰功,民功曰庸。”这里的功、庸同指功劳、业绩,治国有功为功,治民有功为庸,庸为功劳的类别或等级。更早见于《周礼•夏官·司勋》:“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法则),以等(等同、体现)其功。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旗帜),祭于大烝(配享宗庙),司勋诏之(诏告)。大功,司勋藏其贰(副本)。掌赏地之政令。凡赏无常(不限定),轻重□功(大小均据功绩而定)。凡颁赏地,三之一食(征税取三之一),唯加田无国正(不加税)。”

郑玄注逐项释解:“辅成王业,若周公(勋);保全国家,若伊尹(功);法施于民,若后稷(庸);以劳定国,若禹(劳);制法成治,若咎鲧(力);克敌出奇,若韩信陈平(多)。”故此,居庸之义乃是居庸之功,即据有庸民之功绩,能够居庸功之高位者。以此等级作为天下九塞等级的评定,表明关塞的重要性有些道理。正如论文作者解释:居庸关塞是自然存在的,并且早于秦始皇修建长城。而且即使徙居庸徒修建的可不止一处关塞,还有长城、陵墓、城池等大型土木工程几乎全部为庸徒所建造,为什么以庸徒所居、以庸功之名命名北京的这个关塞呢?这个传说当然自有很强的故事性,与孟姜女哭长城一样,广为流传,让秦始皇背锅了。

不过,以庸功之功名命名居庸关,也仅是从重要性角度来说的,其内在的必然性应该另有原因吧。



03

释义“庚、唐、康、庸”为打谷扬场


说到“庸”字,其义为平庸、庸常、庸俗,如庸徒指最普通的底层老百姓,如民夫、佣工、庸夫、庸人等。讨论庸字,需要考察“庚、唐、康、庸”四字,这四兄弟极其相似,特别是甲骨文、金文的构型几乎一样。遗憾的是,如同许多古文字,至今众说纷纭,难以确定其本义来源。即使所谓的权威字典、词典等都不能自圆其说,令人难以信服。当然,民间亦有许多古文字研究者,却不乏真知灼见。本文比较认可的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古文字大家康殷先生[2],释义“庚、康、唐”源自农家谷物脱粒(车、机);“庸”则源自“墉”墙,但未说清如何演绎。二是网络文章《庚字族》一文[3],释义“庚、唐、康、庸”就是晒场打谷的一系列农活,具体说是用木杈往簸箕里填装谷物簸扬,与康殷一说很接近。受两个学者启发,本文给出关于这四字的系列字义最新推断如下:

首先,把持一把谷物或装入簸箕中,或向脱粒装置(如车、机之上或其中)投入谷物为庚,须一把再一把、一次再一次地连续动作。故庚字有赓续之意。

其次,簸扬、借风或于风口(类同鼓风机)吹风为唐,唐字下口字符代表簸箕开口、风口和吹风。故唐字有大和大言之义。

再次,经簸扬操作,所获之实粒为康,为最终收获,表示丰盛、富饶,引申安好、和谐等意义,如小康、康乐、健康。

最后,簸扬所弃、或在出风口簸扬所出麸皮、糠皮、桔梗、草叶等为庸,其义为不可用之余物,即为庸常、庸俗、平庸本源。其后,随着文字发展,经簸扬所筛分出的实粒为康,部分尚可用者记为糠,以示区别,后有“吃糠咽菜”之说。

可以看出“庚、唐、康、庸”紧密相关、相互连贯为一体,代表打谷扬场的状态、过程和效果,表示了农业生产中谷物脱粒簸扬的完整过程。在中国古代文字初创时期,能够有如此细致的农作物加工技术是完全可能的,不愧于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传统。据考古资料证明,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用杵和石臼舂米,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了。《天工开物》总结到:“凡攻治小米,扬得其实,舂得其精,磨得其粹。风扬、车扇而外,簸法生焉。其法篾织为圆盘,铺米其中,挤匀扬播。轻者居前,簸弃地下;重者在后,嘉实存焉。”

再看文字,庚为四字中的最初字,本义代表脱粒和簸扬全过程。其甲文图片图片图片,金文图片图片,似乎为使用“连枷”敲打谷物脱粒,或把谷物放在“簸箕”“用”(或为木架、木桶)上摔打,至今尚有农民采用这样的方法。庚衍申为秋收、丰收,适当秋天,所以“庚”又比喻为金、为西方。脱粒需要“连枷”使劲拍打,需要强硬,表意坚强。庚义同更,使作物形态变化,然后可交换,引申为转换中的连续,即赓续、交换、赔偿。此阶段为秋收之际,七月为始,天干为七为庚。

簸扬之开口、之风为”唐”,但如果忽快忽慢、忽小忽大就是“荒唐”。唐字,甲文图片图片,金文图片,说文图片图片。其下之“口”当为扬或借助阳气之风,故《说文》释为阳,也是有道理的。火塘之为塘,也是需要吹风的。至于是如何鼓风尚需考证。塘为堤坝,类同簸箕之“三围”之帮,此为塘字源于唐的意义。

庸字,甲文图片图片图片,金文图片,其下可为桶,亦为容器。《说文》:“庸,用也。”此用乃脱粒后堆积余物之所用。

另外,因“庚”之“连枷”的敲打、“唐、庸”产生风声,均演绎出敲击、打击、吹风相关的音乐概念,故有庸钟。庸还有庸何,难道、岂等意义,取于疑问庚、庸的效果是否达成,如脱粒干净否?庸物如何处理?

说到“庸俗之物”,当为舍弃堆积,而“庸”又是“墉”的本字,可理解为将“庸物”当作垃圾尘土处理,或掺入土壤中成为“泥草”混合物用于修建城墙,这是非常理想的,也是古人完全能够想到的。“墉”字又可表示类同簸扬谷物,使用土箕向墙上传递、逐层簸撒泥土,故在庸上加“土”为“墉”。所以簸扬之“庸物”用于堆积成为“墉墙”,应该是“居庸”之“庸”字的本源,比“庸功”要靠谱。



04

墉——居庸为燕国北城墙


《水经注·湿余水》说居庸关:“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此处的墉字很有意味,说不定注解《水经》的郦道元可能下意识的由庸想到了墉呢。

本文已经探寻了庸与墉的本源关系。而《说文》:“墉,城垣也。”看看,一句话直接联系到了城墙。《传》曰:“墉,城也。崧(嵩)高。”“庸墉,古今字也。”指明墉即庸字。“墉者,言其外之墙垣具也。”建造外墙为墉,即郭墙。还有《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这是一般的屋墙或院墙。《诗·大雅·皇矣》:“与尔监冲,以伐崇墉。”《易·解》:“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均为高墙。《左传·昭公十八年》:“祈于四墉。”这是指四围的城墙了。《礼·王制注》:“小城曰墉。”“又筑土垒壁曰墉。”《释名》:“墉,容也,所以隐蔽形容也。”这是防御之城墙、大墙。《仪礼·士丧礼》:“堂中北墙谓之墉。”《礼·郊特牲》:“君南向于北墉下。”似乎墉字之初与北墙有关,而居庸关之城墙就在中国及其燕国的北界,这一点很有意义。

古文字垣、墉、城、郭、堵等字义均与墙壁有关,古人傍河而居,在黄河下游的广大平原营穴而居。先民或许为了避免洪水来袭便筑垣墉防备,但是墙各有别,有矮墙亦有土墩形建筑。但是,"墉"作城义讲是比较晚的,大概到先秦时期仍不释为"城"。后来不少学者把"墉"之初始义释为城,认定该字为城的形象,中心方形为城垣,两面或四面为城门楼,这显然是后来建筑发展成熟而有整座城布局之后的事情了。

其实,从古文献可知"墉"之本义与墙有关。《礼记》中就有两处关于"墉"的记载:“君南乡于北墉下。”(《礼记·郊特牲》)“君升自阼阶,西乡,祝负墉南面,主人中庭。”(《礼记·士丧礼》)

很显然,此两处的"墉"专指的是堂中北墙,而其他几个方向的墙仍称之为"墙"。如此可以大致确定"墉"之本义当为殿堂北面之墙。据有关学者研究[4],周朝的明堂北墙并非一般的墙,独特的名称为"墉",源自商周时期的夯土部件,后来"墉"变化为带状的墙或城墙,而后意义进一步扩大指称城。是否可以理解,本文推测北壁是古人建房的第一堵墙,最厚重之墙。对于生活在中国大部分区域的人群来说,这也是合理的建筑需求。

“墉”为北墙,墉、庸为古今字关系,那么居庸就是居于北边之墙,居庸关就是北边之关城。此意义当为居庸二字的本源、本义。北边当然指燕国之北,从居庸之名看,必与燕国之北城墙有关。



05

北京最早地点名称


居庸关作为燕国北界之关城、在北方设立的一座要塞,最大可能就在山戎“病燕”(指侵掠燕国)和齐桓公伐山戎之后,燕长城修建之前所建,后来成为燕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燕昭王姬平十五年甲子(前297年)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退千余里。为防止东胡再次入侵,此时开始筑燕长城,自造阳,东至襄平(今辽宁辽阳),长达千余里。并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拒胡。造阳在今怀来县新保安镇北7里枣二口村东,当地称之古枣阳县城。这是北京地区最早的长城。

居庸因修筑长城而置,要早于秦始皇修长城。而此前此地城墙当为燕长城,故居庸关最早必为燕长城关塞,与燕长城同时建成而成名,时间当为燕昭王姬平十五年甲子(前297年)。检阅北京地名,发现除了幽陵、幽都、蓟、燕之地域名称之外,有史以来对于具体地点的最早地名的记录就是居庸塞(居庸关)了,极有可能在随着燕长城的修建而建立,并由燕昭王命名。

有关秦始皇“徙庸徒戍此”修建居庸关及长城的说法是错误的,而燕国“徙庸徒”修建燕国长城是否有可能呢?城墙必为有组织的群体劳作,但也正因为庸徒之劳作过于广泛,以此命名居庸关缺少独特性和说服力,值得怀疑。利国者功,安民者庸,如果居庸利国安民,就不会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了。所以必须抛弃秦始皇徙居庸徒修长城之说,还居庸关之本来面目。简单说居庸为燕国北长城,建于燕昭王姬平十五年甲子(前297年),同时被燕昭王命名居庸,是北京最早的地名之一,距今2318年。


文章来源:
下一篇: